4月7日,在2018屈光性白内障新进展会议上,防盲技术指导组顾问、亚太眼科学会防盲委员会前主席赵家良教授重磅发布《从大数据看中国白内障防治的进展》。报告指出:每百万人白内障例数(CSR)已从1988年的83,提升至2017年的2205,提升了近27倍,中国防盲治盲水平显著提升!
2018屈光性白内障矫正术新进展会议隆重召开
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该报告首次阐述了这些年来在白内障防盲领域的发展成果。同时,随着白内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消费升级时代背景下患者需求的改变,白内障也已逐渐从防盲阶段发展为提升中老年人视觉质量的屈光性白内障矫正阶段。
赵家良教授重磅发布《从大数据看中国白内障防治的进展》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防盲治盲水平显著提升!
白内障是致盲性眼病,全球有35%的盲症、25%的中重度视力损伤来自未及时治疗的白内障。数据显示,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而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90%以上。矫正是治疗白内障方式。
赵家良教授重磅发布《从大数据看中国白内障防治的进展》
CSR衡量一个国和地区防盲治盲水平重要的标准。而作为判断白内障矫正的推广、普及程度重要的依据,CSR标志了一个国和地区防盲治盲水平的高低。《“十三五”眼健康规划(2016—2020年)》提出,CSR要在2020年底达到2000以上。这一目标已提前实现!
赵家良教授重磅发布《从大数据看中国白内障防治的进展》
作为衡量白内障防治水平的指标,白内障矫正覆盖率(CSC),是指在需要施行白内障矫正患者中,已经接受白内障矫正的患者比例。从大数据来看,根据2014年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覆盖东、中、西部9省(北京、江苏、广东、黑龙江、河北、江西、宁夏、重庆、云南)眼病调查结果显示,白内障矫正覆盖率已由2006年的35.7%,提升至2014年的62.8%,翻了近一倍;在50-80岁以上患者中,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覆盖率越低;男性矫正覆盖率较女性高。
赵家良教授重磅发布《从大数据看中国白内障防治的进展》
“几十年来,的防治白内障盲和中、重度视觉损伤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成绩都离不开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白内障防治项目的开展。而已占医院总量半壁江山的非公立眼科机构在根除白内障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赵家良教授强调,“以爱尔眼科为例,作为眼科集团与非公眼科医疗机构,随着其白内障矫正量的逐年增加,2017年在白内障矫正总量中的占比已超过11%。从2004年以来,爱尔眼科共累计筛查白内障患者近2000万人次,成功实施白内障矫正超过170万台。”2017年,中国内地每9台白内障矫正中就有1台是在爱尔眼科旗下医院进行。
诊疗方式革新,白内障矫正进入屈光时代!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防盲治盲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对于白内障诊疗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学组组长陈茂盛在会上表示。
陈茂盛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高质量服务的需求更加突出,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患者对于治疗白内障的需求,也从“看得见”转变为了追求更好的术后视力和视觉质量。
近二三十年来,鉴于患者需求的改变,白内障在矫正技术、器械、仪器设备、人工晶体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从之前要在眼球上切12毫米切口,到现在只需1.8-2.2毫米的切口,从超声波乳化技术的应用到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矫正的出现,白内障矫正技术日益革新。”陈茂盛介绍道。
“现在的白内障矫正已从防盲矫正逐步转变为屈光性白内障矫正,同时提供功能性人工晶体。”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姚克教授强调。
姚克教授作大会开幕式致辞
根据来自2016年欧洲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医师学会(ESCRS)的临床调查报告,欧洲眼科医疗界自2008-2009年开始实施双焦点人工晶体植入,从2014年开始全面推进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屈光性白内障矫正已经在欧洲开展多年,许多接受屈光性白内障矫正的患者都有轻松的矫正感受,以及更好的术后视觉质量。根据欧洲巴伐利亚眼科集团开展的长达十年,覆盖了德国、西班牙、奥地利和意大利多个国的患者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了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后的患者总体满意度高达97%,对于已经接受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在有需要的情况下愿意再次做同类治疗的比例是96.57%。”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欧洲巴伐利亚眼科医疗委员会José Luis Ramos在会上表示。
José Luis Ramos教授在大会做学术分享
焕晶白内障领衔屈光性白内障时代
随着中国白内障诊疗技术的发展,中国屈光性白内障矫正技术卓将成熟
66岁的张老太太多年前跟随儿女去国外定居,去年被诊断患上了白内障伴有老花眼症状,左眼几近失明,右眼视力也比较模糊,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但国外医院的矫正预约时间过长,再加上语言不通,她并没有决定接受矫正。在多方了解后,她得知现在国内白内障诊疗技术——使用和国外一样的矫正技术和人工晶体,费用还更低,于是决定回国治疗。年初,张老太太回到家乡武汉,在爱尔眼科武汉医院接受了屈光性白内障矫正。术后一周,她的视力恢复到了1.0。几个月过去了,她惊喜地发现,现在无论是白天黑夜都看得非常清晰:“不仅把我的白内障治好了,还摆脱了老花镜,‘返老还童’的感觉太棒了!”
陈茂盛教授(中)为患者做矫正
“张老太太接受的矫正方式就是现在屈光性白内障矫正——焕晶白内障。同时解决伴随白内障患者的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问题,使他们拥有全天候、各种明暗环境,及远、中、近全程距离的清晰视力,这就是焕晶白内障矫正的过人之处。” 陈茂盛介绍,作为国内率先引进屈光性白内障的医疗机构,爱尔眼科2006年就开展了此类矫正。仅2017年,爱尔眼科开展的焕晶白内障矫正就已超过1万例。
2018屈光性白内障矫正新进展会议现场高朋满座
爱尔眼科在欧洲、美国都设有分支机构,除了国内外人才的培训与技术互通之外,中国专家团队也经常与欧美专家团队进行技术切磋与交流,同时爱尔眼科的欧美专家也时常应邀来中国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而此次更是借助举办2018屈光性白内障矫正新进展会议的契机,爱尔眼科邀请了众多国内专家来共同探讨屈光性白内障矫正的新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造福更多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白内障患者。
作为全球连锁眼科医院集团,爱尔眼科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共300余家眼科医院,近视手术技术与欧美发达国家同步,共享全球眼科智慧。
微信订阅海南爱尔眼科
请关注公众号:hnykyy,爱眼护眼早知道。